jinnian金年会官网前六个月,其总销售额为45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3650亿元,同比下降2.7%。
“雀巢不会放弃中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雀巢CEO马克·施奈德带队,寻找反攻的突破口。
去年,奶粉新国标实施,未通过该标准的奶粉将不能再生产。这对对惠氏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作为首个全线品牌通过新国标注册的外资奶粉企业,其通过产品包括惠氏启赋、启赋蕴萃、S-26铂臻等,共7个系列21个配方。
雅培退出中国,一、二线市场几十亿的份额空了出来,惠氏瞄准机会,尝试吞掉其中一部分。
去年5月,时任惠氏营养品负责人的闵慧琳表示,“开源、节流、招新、聚焦”是其发展策略的重点。
主要是集中精力研发新产品,投资渠道建设,聚焦经销商、宝宝店、电商和大客户等头部合作伙伴。
“相较婴配奶粉进入存量市场,水奶保持20%-30%年增长。”启赋方面表示。
马克·施奈德提到,中国消费者对本土生产的奶粉兴趣在上升,雀巢“重新平衡供应链”。
该厂厂长介绍,从配方设计到原料供应、研发、物流和生产等环环相扣,“从两三年前就着手准备(推出这款产品)。”
同时,惠氏HMO系列奶粉产品通过跨境渠道、大贸渠道,双线并行供应中国市场。
其中,跨境渠道将引进惠氏最前沿配方产品,大贸渠道则供应符合中国标准要求产品。
“奶粉大盘下滑,仍有800亿的市场空间,惠氏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宋亮表示。
去年9月,闵慧琳卸任大中华大区惠氏营养品业务负责人一职。彼时,她的到任时长仅一年多。
闵在消费品公司工作超20年。外界认为,雀巢曾寄望于她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能挽回惠氏一路下滑的业绩。
“换得突然,我们和外界知道(消息)的时间差不多。”雀巢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重建业务运营基本功,推动简化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方式,包括搭建内部设计与制作的能力。”雀巢大中华大区CEO张西强提出要求。
2016年,她出任惠氏启赋品牌市场营销总监;次年,在雀巢瑞士总部婴儿营养战略业务单元,任启赋全球品牌经理;2022年,又升任雀巢婴儿营养业务负责人。
“从产品线布局而言,两者分别面向不同的消费群体,但又同时背靠着雀巢在全球的科研资源,推动整个雀巢婴儿营养板块发展。”
裘晔重点改革渠道,这确是惠氏的薄弱之处。她表示,将对母婴和电商渠道持续投入。
她主打“SKU合理化”,与各渠道合作改善销售基础,以降低零售商的库存水平。
2019-2021年,惠氏婴配奶粉S-26、启赋销量下滑,抵消雀巢在华强劲的业务表现。如今的财报中,惠氏鲜少被提及。
2015年是惠氏的“高光之年”,其销售额破百亿,为业内首个,被称为奶粉行业的“外资一哥”。
雀巢为提高在中国奶粉市场的市占率,2012年,集团以118.5亿美元拿下惠氏。
“整个奶粉行业、渠道乃至消费者的变化如此之快,是十多年来少有的。”雀巢方面直言。
当时,受疫情冲击,国际供应链体系受损,跨境购、海淘等跨境电商业务遭遇重创,外资奶粉受此牵连。
另一方面,国产奶粉加速崛起,“农村包围城市”,拼得下沉市场后,开始反攻,挤占一、二线年时,飞鹤和雀巢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分别为13.3%、13.5%,双方势均力敌;3年后,飞鹤市占率达17.5%,雀巢下滑至10.7%。
“与国产相比,外资无法展开人海战术,给予渠道商的利润也远低于国产。”宋亮告诉《21CBR》记者。
“过去,惠氏渠道非常混乱,产品代理半年或一年后就出现乱价现象,造成代理商内卷,最后大家都难挣到钱。”业内人士表示。
例如,线上价格低,线下经销商只能贴补费用进入渠道,长期贴补吃力,经销商只能换销其他品牌产品。
“三四线城市‘大而散’,需解决供应链长,成本高昂、过程繁琐等问题,且收效慢,对外资也是一场冒险。”宋亮强调。
相关新闻热文排行1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考虑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