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让他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将来能够独立,更加优秀。
然而,优秀的孩子从来不是横空出世,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这个“因”就是父母。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有“四个黄金时段”,很容易被父母忽略,对孩子的成长却非常重要。
今天,送给所有父母4个蒙台梭利教育的黄金法则,助力你成为更好的家长,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蒙台梭利教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吸收性心智”,是指孩子无意识的记忆力,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以形成人格的能力。
我们成人想学习一项新技能是依靠心智来学习知识的,但是孩子却不同,他直接将知识吸收进他的心灵。
如果我们让一名在中国出生的新生儿在美国生活,由美国人照看,那婴儿学会的语言就是英语而不是汉语。
婴儿天生具有能听取人类声音的能力,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周围环境的声音有那么多,为什么婴儿只学会了人类的声音呢?
婴儿只学会了人类的声音或语言,这说明,人类的语言比其他声音留给婴儿的印象更深刻、更强烈。
人类的语言会让婴儿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他的神经对这种语言产生很大的热情,促使他自己发出这样的声音来。
儿童如同海绵汲水般,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以此建立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还因此而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在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因为孩子在盯着父母,父母什么样子,孩子就学成什么样。
如果你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用功读书,那么你就要关掉电视,放下手机,坐下来看书。
最好的教育是影响,父母只有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成长父母所期待的样子。
(1) “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具有发展生命的能力。
(2) “独立”是成长的必备条件──代表各项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成熟。例如:能自己走路,能自由呼吸……
孩子的成长遵循大自然的法则,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前提下;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还没有成长,当然无法独立生存;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一步步地会爬、会走、会跳,渴望脱离大人的摆布,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这世界,以自己的双脚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这不仅是孩子天天心里想把自己“变成”大人的一种向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具力量。
而我们成人,却总觉得孩子还小,事事都为之操心,怕他磕着、伤着,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欢替孩子做主、事事金年会棋牌官网包办。
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其实是一种智慧,不要总是以“我为你好”为借口剥夺了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为了让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仍然能好好生活,主动退出他们人生的父母,是睿智的。
尤其在蒙台梭利幼儿园,孩子对一个工作做了一遍又一遍,这背后隐藏的秘密是什么呢?
蒙台梭利博士将孩子的这种行为,定义为重复练习,这是孩子内在势不可挡的能量所引发的自然现象。
在反复尝试中,无论孩子的内在,还是智能,包括孩子的注意力都在不被打扰的反复工作中逐渐建立起来。
我们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曾经用了1600种不同的材料来做实验。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重复练习能够完善孩子的心理感觉过程,这是孩子的“智力体操”。
当他不断地触摸、感知之后,就会对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最后产生一个概念。
每一个概念从感觉走入孩子的内心,孩子就会把这个概念和之前学习到、认识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内化成已知的经验。
当孩子经历这种重复练习之后,他们就像经过休整的人,充满着活力,仿佛感受到某种极大的欣喜。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在静静地一个人重复手中的“工作”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
物质奖励和惩罚,虽然是一种“简单粗暴”、见效最快的教育方法,但是很难持久下去。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受到处罚或者奖励才会停止偏差行为,那么孩子听话是因为怕被打或被骂,而不是自我控制的举止。
这样长期下来,通过悬赏式的奖励,只会诱使孩子“有奖才做”,影响到他将来的价值观,只以名利为衡量的标准。
“奖赏与惩罚在精神上是奴役别人所用的工具,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
无论多大的奖励,或者多大的惩罚都是外在的刺激,都是靠外部的力量让孩子改变某一件事。
“我们称赞或责备对方,不过就是要给糖,还是抽鞭子的差异而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控。”
每个孩子都希望、渴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而赞赏和鼓励,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
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一个能够取得成就的人,百分之二十取决于后天努力,百分之八十取决于父母教导。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