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国内生育率存在下滑情形,但儿童消费品类仍在不断丰富、品牌不断出现。以儿童护肤品为例,近年来,贝泰妮(SZ300957,股价92.41元,市值391.45亿)、上美股份(HK金年会官方网站首页入口02145,股价26.4港元,市值104.07亿港元)、上海家化(SH600315,股价28.61元,市值195.04亿)等上市公司陆续推出儿童护肤品类。
2022年,上美股份“红色小象”实现收入6.55亿元,较2021年减少24.8%,仍占上美股份总营收的24.5%。贝泰妮“薇诺娜宝贝”实现收入1.01亿元,为公司第二大营收板块,仅次于“薇诺娜”系列产品。上海家化以“启初”为主的母婴品类2022年实现营收21.42亿元,同比下降0.75%。
但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母婴护理品领域尚无头部品牌跑出,行业格局较为分散。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国内不少婴童品牌都主打“敏感肌”、“脆弱肌”等概念。例如“薇诺娜宝贝”延伸了主品牌薇诺娜对于敏感肌概念的塑造,上美股份推出的新品牌“newpage一页”,也主打敏感肌的婴童功效护肤。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17年到2022年,中国母婴护理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9.8%。虽然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后市场增速放缓,并在2022年遭遇负增长,但中国母婴护理品市场有望在2025年突破400亿人民币的大关,并持续保持增长。
以贝泰妮为例,其孵化了“薇诺娜宝贝”系列产品并形成了0-3岁、3岁+的产品分类,涉及婴幼儿洗浴、润肤、防晒等方面。根据贝泰妮财报数据,去年“薇诺娜宝贝”实现收入1.01亿元,为公司第二大营收板块,仅次于“薇诺娜”系列产品。年报中,贝泰妮表示将在今年开拓“薇诺娜宝贝”线下渠道,重点试点线下母婴连锁店,取得业绩的实质进展。
韩束品牌母公司上美股份2015年推出母婴护理品牌“红色小象”,据公司方面数据,红色小象于2020年零售额已超过15亿元,在中国市场国货品牌母婴护理产品中居首。2022年,“红色小象”实现收入6.55亿元,较2021年的8.71亿元减少24.8%,主要受到去年宏观环境及母婴护理行业竞争环境,导致线上自营及线上零售渠道收入减少所致。但去年,“红色小象”贡献的收入仍占上美股份总营收的24.5%。
值得一提的是,上美股份去年推出了一个全新上市的品牌“newpage一页”,主打定位敏感肌的婴童功效护肤品牌,这一定位与一直强调敏感肌、功能性护肤的贝泰妮似乎有所重合。据公开数据,去年“newpage一页”销售收入超2500万元,除母婴用品店等,还通过月子会所、医院、儿科诊所等进行销售。
上海家化以“启初”为主的母婴品类2022年实现营收21.42亿元,同比下降0.75%。非上市企业方面,儿童个护品牌“海龟爸爸”去年3月完成了近亿元的Pre-A轮融资。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从我国化妆品市场结构来看,我国婴幼儿专用化妆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仅有5.5%的市场份额(2020年)。但由于婴幼儿人群的敏感性,婴幼儿护肤品市场依旧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统计,2020年中国婴童护肤品市场市占率排名前三是强生、青蛙王子、郁美净,分别占比14%、14%、12%。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从过去五年市场份额排名前十品牌的市占率来看,儿童护理品牌的品牌集中度并不高,排名第一的某头部品牌市占率还在不断下滑。
去年4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包括儿童化妆品基本要求、产品名称及相关资料要求、产品配方及原料使用要求、产品执行的标准要求、标签要求、产品检验报告要求、安全评估报告要求等。
该《征求意见稿》列出了儿童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安全优先原则、功效必需原则、配方极简原则,其中配方极简原则为相对性原则,并非限制原料种类数量。儿童化妆品配方应当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香精或者香料,不建议使用成分复杂的可能含有致敏性组分的原料作为芳香剂。
值得一提的是,该《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明确儿童化妆品安全评估要求、儿童化妆品不得宣称‘高倍防晒’、26种致敏性组分香料需标识、明确儿童化妆品pH值区间”等内容。
根据深圳市校委会今年发布的提醒,购买儿童化妆品,要认准“小金盾”标志。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2023年5月1日后生产或者进口的儿童化妆品将全部标注“小金盾”标志。化妆品包装上标注“小金盾”标志,仅说明该产品属于儿童化妆品,与成人化妆品、玩具等产品进行区别,但并不代表该产品已经获得监管部门审批或者质量安全得到认证。同时,由于儿童皮肤存在个体差异,在首次使用或更换不同品牌的产品时,建议先做“皮试”,即在儿童前臂内侧的中下部涂抹少量产品,观察涂抹部位是否出现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