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9日电(周磊 吴娅琳 虞晨洁 许婧)东华大学根植纺织服装行业,聚焦纺织产业人才培养、国际平台搭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中外人文交流等,助力构建“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共同体,10年耕耘,春华秋实。
2015年3月,全球第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莫伊大学孔子学院揭牌成立,东华大学与肯尼亚莫伊大学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汉语教学进入高校课程体系,并对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设立优势学科专业课程及教育质量指标体系。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赵晓临老师是孔子学院的首任中方院长,亲历学院从筹建到揭牌再到步入正轨的过程,“虽艰辛,但也有着无比的快乐和满足,我们既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也是促进两国交流与友谊加深的使者,能在其间做一点事情,其实是很幸运的”。如今的莫伊大学孔子学院已走过八年历程,坚持特色发展,学院不仅肩负着推广汉语教学与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也致力于帮助肯尼亚提高纺织技术及纺织品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东华大学累计31名师生前往莫伊大学孔子学院参与志愿服务,“我们就像文化的‘蒲公英’,沿着‘一带一路’从黄浦江畔飞到遥远的东非。”2019年8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本科生黄绥来到莫伊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在非洲两年回国后,她选择跨考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并进入复旦大学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把中国文化的种子和友谊之花的种子播撒在非洲朋友心间,这粒种子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生根发芽”。
此外,学校还积极搭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平台,发挥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举办“一带一路”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与孵化国际会议、博士创新孵化科技论坛以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2017年起获批国家“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培养全球纺织及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连续承办四届上海市教委“纺织服装产业‘一带一路’产能国际合作高级研修班”,汇聚“一带一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的行业专家、高校师生,促进纺织行业“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培养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产能合作落地的关键环节。2018年9月,“一带一路”教育培训基地(非洲)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揭牌。2023年9月,东华大学一带一路国际纺织精品课程开班,纺织学院郁崇文教授为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纺织工业学院师生讲授《纱线学》第一课,精品课程旨在为世界纺织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纺织专业人才。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成立五周年,近日,第二届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举办,该联盟是由东华大学联合世界各地具有纺织特色的大学于2018年发起成立的非法人学术团体,共有来自19个国家37所成员高校参与。本期年会主题为“Sustainability For All:Creating Inclusive pathways to development”,来自联盟成员单位的专家学者们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关于纺织可持续发展的新策略等进行交流研讨,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搭建起了纺织教育科技“朋友圈”的高端对话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东华大学依托该联盟立项的“中国-塞尔维亚家用纺织品设计与电商复合型人才合作培养项目”已列入全国仅有的四个“优先资助项目”之一。
在“中非20+20高校合作计划”框架下,学校连续8年举办中非纺织服装论坛暨中非文化交流论坛,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校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2023年12月,第九届中非纺织服装国际论坛暨中非文化交流论坛将在莫伊大学蒙巴萨校区召开。该论坛已成为一项品牌活动,为助力非洲纺织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企业人才,推进中非合作关系作出实质性贡献。历次会议得到了包括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的指导和支持。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华教授是一位“棉花全产业链”研究专家,他的棉花“种子”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丰产丰收。从三亚南繁基地育种到南疆喀什地区棉花春播,王华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通过高品质棉花新品种及北斗导航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源头上提高新疆棉花品质,加快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王华老师还将棉花种到了乌兹别克斯坦,指导巴雅乌特地区1万公顷棉花采用中国新疆膜下滴水灌溉种植技术,2020年棉花产量增产30%。
此外,应塔吉克斯坦政府邀请,王华代表学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研究中心,主持中塔数字化纺织产业园建设设计规划。2018年,他开始担任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纺织轻工大学的荣誉教授,塔吉克斯坦教育部、工业创新发展部荣誉教授,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客座教授,今年担任南哈萨克斯坦州立大学博士生导师。“接地气有启发,既实用又生动,为我们生产出更优质的棉花和棉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这是新疆和中亚国家棉农对王华团队最多的评价。
唐克慈来自孟加拉国,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2021级的硕士研究生,他多次跟着导师参加“上海市先进纤维和低维材料‘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的科研组会,在讨论中,大家聚焦智能纤维发展中所存在的共性科学问题等观点交锋、亮点频现。
“我喜欢这里的研究氛围,尤其未来能带着在中国所学助力国家发展,觉得特别有意义,也让我找到了动力和方向。”
十年来,东华大学立足学科优势,整合智力资源,通过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成立智库、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培项目等方式,推动“一带一路”科研合作,贡献东华力量。2018年,国际教育研究所成立,为“一带一路”丝路国际智库筹建打下基础。同年,纺织行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研究中心落户东华大学,为政府和行业“走出去”提供决策咨询参考。建设“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上海示范基地”纺织行业创新基地,探索和创新全国10余所纺织类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交流共建模式。学校以上海市级二类智库“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建设为契机,设立智库研究重大项目50余项,聚焦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纺织服装投资贸易、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纺织服装历史文化与教育传播四大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学校获批上海市先进纤维和低维材料“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纺织智能制造与工程“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丰富科技合作内涵,树立合作标杆,实现科技成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辐射转化。积极申报“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强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国际组织的共赢合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建“东华大学-WWF可持续时尚中心”,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共建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多年来,学校持续拓展艺术、体育、文化等领域中外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上海设计”携手“上海品牌”海派科技旗袍登陆爱丁堡艺术节;举办中法学生时尚创意大赛、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等系列活动;连续多年承办“汉语桥”项目,组织留学生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紧扣“一带一路”主题,面向留学生开设全英文版《锦绣中国》系列课程;每年举办留学生嘉年华、国际文化节等活动,加强中外大学生合作交流。
此外,金年会棋牌官网学校还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斐济等国家时装周展演、白俄罗斯教育部时尚活动、吉尔吉斯斯坦“设计中国·丝路花语”展览等国际时尚活动,赴巴西开展“贵绣熠彩”非遗推介活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出版《丝绸之路织染绣服饰研究·新疆段卷》《中国纺织通史》等,为“一带一路”文化研究交上东华答卷。
十年为序,再启新程。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光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华大学将继续为助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汇聚智慧和力量。